中医药发展搭乘“互联网+”快车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9-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图为温川飙研究团队进行项目研究讨论。 成都中医药大学 供图

    【项目推介】:

    “中医辨证论治大数据平台的构建”项目,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数字医药研究所所长、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温川飙带领研究团队完成,获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2016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四川“5·12”特大地震,晃动了脚下的土地,也“震动”了人心。和无数投身于抗震救灾大潮的人一样,温川飙作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集体的一员,以成都中医药大学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队第7小队队长身份率先入驻地震灾区。

    随着救灾工作逐步收尾,志愿者工作结束了,但温川飙“救援”之路却没有终止。

    两年时间里,温川飙几乎跑遍地震灾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先后参与“四川省社区医院的医务信息化人员培训”及“思蜀援川”两项灾后重建支援工作。

    “基层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突出问题”,支援工作中,温川飙日渐发现,基层医院的临床信息系统残缺不全,大医院的HIS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过于复杂和高昂的维护成本不适合基层,更为严重和突出的是,市面上根本找不到中医信息系统。如果中医的临床工作被西化软件操作禁锢,辨证论治必将加速消失,存在了2300多年的中医疾病证候演变规律和治疗体系传承和发展都将岌岌可危。

    中医药插上数字化翅膀

    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让中医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如何使中医药与信息技术融合?“互联网+中医药”,信息技术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插上数字化的翅膀。

    2010年,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数字医药研究所,温川飙担任所长,一场“互联网+中医药”革新的号角,在每一个研究所成员的心中吹响了。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愿充当这一系统研发的实验“小白鼠”。

    利用有限的“思蜀援川”经费,从组织中医专家进行专业咨询、数据收集、需求研究,到招募设计工程师平台架构、建立知识库、设计辨证论治算法等,团队成员没日没夜加班搞研究。

    8个月时间,第一套具有“轻量化、平台化、中医特色”的基层医疗软件完成了从研发到医院上线全过程。

    还没来得及庆贺,随着应用推广,用户反馈系统使用繁杂、数据混乱以及缺乏稳定等问题纷沓而至,研究团队一方面穷于应付,另一方面又面临人手和经费日渐短缺的窘境。

    现实与梦想的距离似乎没有接近,反而越来越远。“中医药信息化的道路并不平坦——没有经费,用户抱怨,人员离开……但只要心中的信念不灭,团队的脚步就总是向前。”整个团队带着这份笃定,与温川飙一道坚持着。

    2012年,该项研究工作受到原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杨殿兴教授和绵阳市中医院彭明德主任医师的关注,作为中医药数字化研究领域的前辈,杨殿兴和彭明德将自己15年的心血之作“中医智能化辨证论治多维空间数学模型”理论和两个基础版本交到该团队手上。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更是一份责任和信任。

    “在原有46位编码和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体质类型和动态趋势,以48位归经码完善‘因位性势和病位归经’智能算法,实现更为准确的辨证分型、治法推荐及电子病历结构化呈现。”中医临床数字化核心技术研究获得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支持后,终于实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数字化和可计算”核心技术突破。

    临床中医辨证系统从3.0到6.0版本,软件的操作性和适用性不断优化,中西医融合更加完善,完成574种疾病辨证论治的知识库及1100个经典处方、1926个四诊信息归经码、490种常见药材的功效码构建。对研究员团队来说,每一项收获都是激励前行的强心剂。

    截至2015年,80余家中医院选用该系统,成果转化实现3000余万元。

    “虽然实施过程中总会有不被认可,甚至受到排斥的经历,但我们依然努力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首个临床针灸软件、首个汤剂数字化系统、首个特色科室质量管理数字系统。”温川飙介绍,在这一过程中,团队也由原来的几个人发展到如今的近百人规模,那些曾经不愿中医系统提供数据接口的HIS厂商也从拒绝到合作转向联合开发。

    人工智能迎中医药发展之春

    2013年底,国家出台大健康发展战略规划,中医药发展被提至新的高度,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次实地调研中,一位中医对温川飙提到:“许多优秀名老中医虽有很多宝贵经验,但不擅长用电脑,优秀的临床经验和案例就得不到很好总结,而年轻基层中医成长又比较慢。如果信息系统能为二者提供学习渠道,成为中医传承的载体就更好了。”

    “平台化”,新的构想闪现在团队的脑海,新一代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辨证论治平台的雏形确定了。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已在其他行业得到应用和认可。这让温川飙意识到:在中医诊疗过程中既然存在不同流派各执一词现象,何不将宝贵的中医临床数据利用起来,以数据得出结论,用疗效和数据说话?这必将是中医得到世界认可的终极道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则刚好提供了机会。

    “乘胜追击”,再度深研。2015年,该团队开始建立基于云的中医临床数据仓库和知识库,从分散的数据库中抽取中医临床数据,以48位归经码为基础,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加工计算,从200万份真实临床数据、文献研究数据中建立人工神经网络,研究机器学习技术,挖掘每一种疾病最优治疗方案,完善中医优势病种达336种,包括中风、腰痛、项痹等,涉及脑病科、心血管科等25个科室。

    用人工智能算法反馈给医生作为诊疗参考,如此反复,优化完善知识库,提升辨证分型治法推荐效果,可见,中医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终将服务于每一位普通老百姓的健康生活。

    构建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生态闭环

    “标准化数据接口和共享文档,突破单一医院HIS系统封闭的围墙”“逆向开发移动端接口、自助健康管理、临床疗效评估等功能,增强其扩展性,简化整体业务流程,通过云平台免费提供软件给中医医生使用,通过微信APP建立医患交流O2O空间”……“中医辨证论治大数据平台的构建”项目使中医药发展搭乘“互联网+”快车道,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做到成本、技术的轻量化与功能完整性之间的平衡”是研究团队的初心和坚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必将迎来“云、大、物、移”的生态闭环。

    “我们还将不断自我否定,不断完善人工神经网络辨证论治模型的构建,让中医辨证论治平台更加智能化,让每一次的改变产生‘蝴蝶效应’,而结果却能‘殊途同归’,如此使中医辨证论治大数据平台这个‘外脑’成为越来越多中医医生可靠的‘伙伴’。”温川飙信心满怀。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其发展需要每一位中医药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奉献。回顾温川飙团队的研究历程,8年时间获得前沿的“中医数字化辅助辨证论治方法”“一种基于中医辨证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的系统”等专利30余项,可以预见,“互联网+中医药”的探索研究,必将助推中医药发展跃上新台阶。(通讯员 陈菊)